图片来自网络
1787年11月18日,照相机的发明者达盖尔诞生。
当今社会,照相机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数码用品,无论你是摄影大师,还是自拍菜鸟,当你拿起了相机,你便站在了“达盖尔的旗帜”之下。自从他发明照相机之日起,便开启了人类视觉信息传递的新纪元。
其实早在近代,形式多样、用途各异的照相机们就已经陆续问世。而在民国报刊中,这些相机的身影亦随处可见。
图1:《各式各样的照相机》,《科学世界(南京)》,1936年,第5卷,第5期,第1页。
无论是重达数吨的天体照相机,还是小至毫厘间的微缩相机;
图2:《国外珍闻:世界最小之照相机》,《妇人画报》,1933年,第13期,14页
图3:《含在口内的照相机》,《科学画报》,1948 年,第14卷,第4期,214页
图4:《摄取星辰图案之大照相机》,《科学的中国》,1936 年,第8卷,第10期,27页
图5:《英国诺曼·罗絜天文台之天体大照相机》,《科学画报》,1945 年,第11卷,第7期 ,封1页
无论是用于军事侦察的军鸽相机,还是用于医疗的关节相机、X光照相机;
图6:《军用鸽照相机之一斑》,《军用鸽照相机之一斑》,《东方杂志》,1934 年,第31卷,第6期,1页。
图7:《鸽身装备照相机》,《军事汇刊》,1934 年,第12期,1页。
图8:《细小照相机插入人体关节内》,《科学画报》,1937年,第4卷,第16期,662页。
无论是用于科研的声浪照相机,还是用于刑侦的手机照相机、弹道照相机……
图9:《手枪照相机》,《科学画报》 1938 年,第5卷,第14期,581页。
图10:《测验声浪震动之照相机》,《海军杂志》,1937年,第9卷,第7期,3-4页。
图11:《认辨枪弹的照相机》,《科学画报》 1939 年,第6卷,第2期,82页。
这些照相机的诞生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——“相机之父”达盖尔。
路易·达盖尔(Louis Daguerre,1787.11.18——1851.7.1),法国发明家、艺术家和化学家。他年青时曾设计过通过特殊的光效应展示全景画的西洋镜。正是由此,他对不使用画笔和颜料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──照相机,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图12: 《良友》,1940 年,第150期,13页。
1826年法国尼埃普斯拍出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,限于曝光时间过长和保存时间有限,并不成熟。尽管如此,达盖尔开始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曝光时间短的照相技术,并与尼埃普斯进行了长达四年合作。期间,虽遭受尼埃普斯辞世的打击,达盖尔依然继续潜心实验。
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,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达盖尔于1837年,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成功拍摄了《画室》。这幅照片不仅是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,同时也宣告了达盖尔摄影术(银版摄影术)的诞生。
图13: 《画室》,《良友》,1940 年,第150期,14页
达盖尔摄影术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摄影方法。它通过使一块表面上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,蒸以水银蒸气,并使用食盐溶液定影,最后形成永久性影像。
随后,达盖尔根据“达盖尔银版摄影术”,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携式木箱照相机。
图14: 《良友》,1940 年,第150期,14页
他的照相机设计精巧,与现在所使用的照相机基本类似,由镜头、光圈、快门、取景器和暗箱等部分组成;因此,一直沿用到今。
民国时期,伴随着照相机在中国的流行,达普尔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在民国报刊中。
图15:《新闻报》,1939 年 10 月 15 日, 13 版
图16:《人物:摄影术发明者:达盖尔百年纪念》,《杂志》,1939 年,第5卷,第3期,53-54页。
即使在达盖尔之后的岁月里,照相机(摄影法)几经改进:湿版法、干版法、现代胶卷、彩色照片……但都无损达盖尔在摄影领域所做出的贡献。
达盖尔的发明,不仅使摄影成为人类在绘画之外保存视觉图象的新方式,更开辟了人类艺术的又一领域;因而,成为举世公认的“摄影之父”、“相机之父”。